2025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 2025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是什么

天知易学

2024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 2025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是什么

2025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 2025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是什么

2025年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的传统节气,它们标志着季节的变化和农事活动的进行。以下是2025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:

立春(2月4日)

立春是农历的春季第一个节气,也是一年的开始。立春之后,春天的气息逐渐浓厚,天气也开始变暖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的工作。

雨水(2月19日)

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,意味着雨水开始增多,天气变得湿润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开始播种春季作物。

惊蛰(3月5日)

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,意味着春雷开始响起,冬眠的动物也开始苏醒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开始耕种和养殖。

春分(3月20日)

春分是春季的中间节气,意味着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开始大规模的春耕和播种。

清明(4月4日)

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,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。这个时候,人们会扫墓祭祖,同时也是农民们进行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。

谷雨(4月19日)

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意味着雨水充足,对庄稼的生长非常有利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开始收获春季作物。

立夏(5月5日)

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逐渐变热,进入夏天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开始种植夏季作物。

小满(5月20日)

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意味着庄稼开始进入生长的繁忙期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加强田间管理,保证庄稼的生长。

芒种(6月5日)

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意味着庄稼开始结穗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灌溉和除草的工作,保证庄稼的生长。

夏至(6月21日)

夏至是夏季的中间节气,意味着白天最长,夜晚最短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加强庄稼的管理,保证丰收。

小暑(7月7日)

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开始炎热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,同时也是一些夏季作物的收获期。

大暑(7月23日)

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最炎热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,保护庄稼。

立秋(8月8日)

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意味着夏天即将过去,进入秋天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开始收获夏季作物,同时也开始准备秋季作物的种植。

处暑(8月23日)

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开始凉爽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收获和储存的工作,同时也是一些秋季作物的收获期。

白露(9月8日)

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开始凉爽,露水增多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收获和储存的工作,同时也开始准备秋季作物的种植。

秋分(9月23日)

秋分是秋季的中间节气,意味着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开始大规模的秋耕和播种。

寒露(10月8日)

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开始变冷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收获和储存的工作,同时也是一些秋季作物的收获期。

霜降(10月23日)

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逐渐寒冷,霜开始出现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,同时也是一些秋季作物的收获期。

立冬(11月7日)

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冬天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冬季作物的种植和养殖。

小雪(11月22日)

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开始变冷,雪花开始飘落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,同时也是一些冬季作物的收获期。

大雪(12月7日)

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最冷,雪花最多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,同时也是一些冬季作物的收获期。

冬至(12月22日)

冬至是冬季的中间节气,意味着白天最短,夜晚最长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加强冬季作物的管理,保证丰收。

小寒(1月6日)

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开始转暖,寒冷最盛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,同时也是一些冬季作物的收获期。

大寒(1月20日)

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最冷。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,同时也是一些冬季作物的收获期。

以上是2025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,它们标志着中国农历的传统节气,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农事活动的安排。这些节气不仅是农民们农事生产的重要参考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。


通过天知易学小编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以上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我们将不断更新,喜欢我们记得收藏下,感谢大家。

相关阅读